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項目背景:廣東省某地塊經土壤調查顯示存在重金屬鉛和石油烴污染,污染深度約4-5m,污染土壤主要為黏性土夾砂。在對該地塊進行再開發利用前,我公司對該地塊污染土壤開展了修復治理工作。
修復技術選擇:綜合該地塊空間布局、修復技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設單位對本項目的工期要求,該地塊污染土壤采用原場異位的修復模式,其中重金屬污染土壤采用淋洗修復技術,石油烴污染土壤采用高級氧化修復技術,修復達標后的土壤原場回填。
修復技術可行性分析:土壤淋洗技術是采用物理化學方法將重金屬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方法,其物理方法一般是將污染物富集在土壤中占少量的細小顆粒上,并通過水力或重力的方法將土壤中占大部分的大顆粒分離出;其化學方法則是利用試劑與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金屬離子或金屬絡合物,從而將土壤中的污染物轉移至溶液中。土壤高級氧化是將污染土壤與高級氧化劑混合攪拌充分反應,通過氧化劑與污染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將土壤中的石油烴轉化為無害化學物質的方法。本地塊采用的兩種技術均屬于污染源消減修復技術,成熟度高,無潛在風險。
項目重難點:土壤淋洗技術發展較成熟,但在國內修復項目中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成套的淋洗設備較少。本項目采用上海雨辰公司自主研發的土壤淋洗設備,該設備具有多年的技術積淀,成功應用于多項工程案例,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斷改進、優化。目前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設備系統,應用于本項目中的修復效率可達100-150m3/天,為本項目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修復施工過程及效果:在對污染土壤進行開挖時,為確保污染土壤一次性清挖到位,節約建設方用地開發時間,現場配備了兩套有機物快速檢測設備(PID和FID)和一套重金屬快檢設備(XRF),通過快速檢測土壤特征因子含量,并結合本公司多年工作經驗,對污染范圍進行實時動態調整,*終實現地塊內污染土壤一次性清挖完畢,順利通過了第三方的基坑驗收。經過土壤清挖、轉運、破碎篩分、高級氧化/淋洗處理,地塊內污染土壤全部處理完畢,處理后的土壤經第三方檢測均達到修復目標值。
土壤清挖 土壤淋洗處理
現場基坑采樣及FID快速檢測
淋洗設備運行
土壤高級氧化處理及土壤修復后檢測
上海雨辰自主研發的一體化土壤淋洗設備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